首页

国产女王马眼

时间:2025-05-24 12:01:16 作者:中欧班列(郑州)集结中心项目进入竣工倒计时 浏览量:82906

  中新网福建南安11月8日电 (记者 孙虹)以“新路”为主题,第二十四届中国(南安)水头国际石博会暨石设计周及第八届中国(南安)泛家居主题活动周(简称“南安石博会”),8日在“世界石材之都”福建南安水头镇举行开馆仪式,吸引来自印度、意大利、伊朗、土耳其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0多名海内外客商于此间探新路、觅商机。

11月8日,第二十四届中国(南安)水头国际石博会暨石设计周及第八届中国(南安)泛家居主题活动周举行开馆仪式。南安市委宣传部供图

  “展示新品、交点朋友、寻求合作……”多次参加南安石博会的乌克兰展商Maxim告诉记者,近年来最大的感受是中国对海外客商的吸引力越来越大,运营、运输等成本在不断降低,加上中国市场对石材新品的包容性和认可度很好,这让海外客商们信心倍增。

  围绕“创意·智造·共融”,本届南安石博会设置了石材新技术、新应用、新模式、直播基地等10大展区,集中展示石材行业新品种、新工艺、新模式、新业态等。

海外客商在“世界石材之都”福建南安举办的石博会上洽谈合作。中新网记者 孙虹 摄

  “随着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,石材产业亟需一场深入产业底层的变革。”世界绿色设计组织副总干事黄志达表示,石材正逐渐摆脱“粗大笨”的刻板印象,在新技术的加持下逐渐“高精尖”,变得轻盈、灵巧、多变、无处不在。

  南安市市长王连赞介绍,面对全球石材数字化、绿色化、设计化、跨界融合化等发展趋势,本届南安石博会紧跟时代潮流,探索石材与电商、创意设计、建材家居等领域的深度融合,拓展石材产业新应用、新业态、新动能,将推动石材产业蹚出一条追新逐质、多元发展的“石界新路”。

  据了解,本届南安石博会导入“石电商节”,以“数字石材大板共享云仓”技术和“石材AI直播营销新模式”为突破,以线下和线上结合、批发端和消费端相融合的方式,通过知名IP主播,500多名设计师与建材主播、1000万级别流量主播等网络达人深入企业与展位宣传,把流量更多地导入水头,提升水头区域品牌。首期1万平方米的石材直播电商创业基地落地石博会,打造全球最大的石材产业电商创业基地,带动C端消费者流向石材市场。

  此外,本届南安石博会还策划以“新变革、新模式”为主题的第二届石材产业经济发展高峰论坛等活动,与更多行业整合跨界,在家居、文创、软装、摆件等方面进行石材新应用探索,融合更多石材应用场景。

南安石博会上,富有设计感的石材产品颇受欢迎。林楷煜 摄

  作为全球最大的石材生产交易中心之一,南安拥有超3500家石材企业,年产板材量、市场份额分别占中国的60%和70%,进口、出口石材量分别占中国的60%和55%,石材贸易遍及130多个国家和地区。

  今年来,南安聚焦石材陶瓷等特色产业带,实施“再下南洋”行动,联手东南亚侨亲“创品牌、拓渠道、海外仓、跨境电商平台”。其中,菲律宾全路链营销体系海外平台搭建完成,目前已有36家南安企业入驻,已组织开展海外供需对接会10场,共100多家(次)企业赴菲律宾、印尼等地开展拓市场活动,助力“买全球卖全球”的石材产业再拓新路。(完)

【编辑:曹子健】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最高检:高质效办理借款合同纠纷等金融案件 以金融安全促民生保障

西宁9月12日电 (记者 张添福)“通过速度、耐力、力量、灵敏、柔韧五类测试内容,可以直观检验自身体育锻炼效果,比较自身基本运动能力,全面均衡提高身体素质,有针对性地完善个人锻炼计划。”青海省西宁市体育局副局长吴金萍12日表示。

法国外交部长塞茹尔内将访华

刘结一表示,四通八达的公路网络、高效快捷的通关措施让大湾区实现“一小时生活圈”,大大便利了港澳地区全国政协委员履职、工作和生活。

贵州:“村超”流量带来拉动效应 “村经济”产业链条不断延伸

山东省精品旅游促进会会长杜文彬在开幕致辞中表示,近年来,聊城市以葫芦文化产业发展为基础,着力打造城市文旅融合品牌,建设葫芦文化博物馆、举办葫芦文化艺术节、打造全国首家葫芦文化产业互联网平台、建设葫芦文旅综合体等一系列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,产生了广泛影响。“聊城葫芦文化的发展成果不仅丰富了山东文化旅游的内涵,还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传承。”

尺素金声丨这个“全球第一”很提气,新质生产力发展有底气

近日,陕西西安。西安外事鼓乐团走上街头,演绎《上元乐》《破阵乐》等经典鼓乐曲。西安鼓乐兴起于隋唐时期,被誉为“中国古代音乐的活化石”。西安外事鼓乐团演出的鼓乐曲结构严密、完整,吸纳了琵琶、古琴、二胡等中国古典乐器,展现了古都长安音乐的独特魅力,吸引过往民众驻足欣赏。(记者 党田野)

四川宜宾一电器仓库发生火情 无人员伤亡

“十四五”以来,我区累计开展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1533人,带动实现按比例就业1772人、集中就业486人、个体就业754人,公益性岗位就业377人、农村种植养殖及灵活就业18288人,全区16-59岁有就业能力和意愿的就业年龄段持证残疾人实现就业20923人,就业率达70%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